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南昌京东镇桃湖村农房还建(房)分配方案遭村民质疑

    信息发布者:濠溪村
    2018-05-25 09:59:48   转载

    2018年05月25日 01:59
    来源:南昌新闻网 作者:辜正飞


    0人参与 0评论

    农房拆迁协议书

    桃湖村地铁拆迁安置房(桃源名居安置小区)分房抽签办法

    【核心提示】南昌市青山湖区京东镇桃湖村的拆迁安置房建好了,村委会拿出了两种不同的分配方案。第一种分配方案:按照拆迁协议中所规定的拆一还一的条款,村民家庭被拆了多少面积,就能的到多少面积的安置房,最多可上浮20平方米。第二种分配方案:根据村民户籍上的常住人口数,按人均五十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分配, 对此村委会称是为了照顾相对困难或者人口较多的村民家庭,但是该分配方案一经公布,就在拆迁户中引起连番质疑。

    疑惑:安置房早早建好 分配方案迟迟不予公布

    南昌市青山湖区桃湖村北熊自然村村民熊玉玲告诉记者,2011年南昌市开始建设地铁,桃湖村被列入了土地征收序列中,经过与政府和村委会的多次沟通后,她同意了政府的拆迁条件,在2012年8月20日与南昌市青山湖区拆迁办(区房屋征收办公室),及京东镇桃湖村村委会签订了《农房拆迁协议书》。在熊玉玲提供给记者的协议书上,第一条为甲方(即南昌市青山湖区拆迁办、京东镇桃湖村村委会,以下简称为甲方)根据湖政办【2012】文件精神,征收北熊自然村农房,拆迁乙方(即熊玉玲,以下简称为乙方)总面积134.38平方米的住宅;第二条为乙方自愿选择住宅产权调换方式(拆一还一方式),与甲方签订安置协议书,安置地点在桃湖村北熊自然村地块安置小区。协议书第五条还明确注明,安置时每户(以房产证或一栋房屋为准)原则上不超过被拆房屋面积20平方米;安置房超出被拆房屋在8平方米(含8平方米)以内的面积部分,按照2310元/每平方米结算;8平方米以上至20平方米(含20平方米)以内的面积部分,按3600元/每平方米结算;安置面积超出被拆面积20平方米以上部分,按市场价格结算。过渡期初步定为24个月。

    2016年上半年,桃湖村六栋安置房基本完工,于是村民们便向村委会咨询何时分配安置房。村委会告诉村民,投资方青山湖区城市投资有限公司称该楼盘尚未竣工,也未将房屋相关资料提交给消防等部门验收,所以分配安置房一事暂时未能提上日程。

    “眼看着房子建好了,就是分不下来,别提心里多憋得慌了,这几百套房子,有150多平方米一套的,也有60多平方米一套的,大家都想得大的房子。我们催了村里面好几次,但就是一直分不下来,我们担心这里面会不会存在暗箱操作。”村民魏女士如是说。

    愤怒:外嫁女只能拆一还一 在籍村民家庭可多得数百平方米

    据另一村民熊先生介绍,2016年底,在村民们的多次催促下,京东镇桃湖村村委会召开了首次安置房分房会议。由于在这次会议上,村民们觉得村委会提供的户型大部分为120平方米以下的房屋,大户型的房屋明显供量不足,因此在会上吵得不可开交,村委会草草宣布结束该次会议,称改期再次召开房屋分配会议。

    2017年1月23日,桃湖村村委会再次召开安置房分配大会,会上发放了《桃湖村地铁拆迁安置房(桃源名居安置小区)分房抽签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。该《办法》明确了安置房的户型有13种,其中最大户型为157.7平方米,最小户型为52.69平方米。该《办法》第六条中,将房屋户型的抽签方法及户型调换、货币补偿等相关事项都作了明确规定。

    同时,桃湖村村委会还在会议上公布了一条规定,户口在村里的原住民可按照在籍人口人数,人均5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分配,而签订了《农房拆迁协议书》的外来户、外嫁女等本地村民,户籍未在本村的,按照《农房拆迁协议书》拆一还一的条款执行。这一规定遭到外嫁女熊玉玲等人的强烈反对。

    “这个规定完全是歧视外嫁女和外来户,难道我们的宅基地就不是宅基地吗?这样算下来,如果我家按照合同分房子,比那些按人口得房子的人少了两三百平方米,如果说这里面没有内幕交易,我死都不相信。”熊女士愤怒地说。

    释疑:确有两种分配方案 安置房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

    记者经过与青山湖区京东镇政府沟通,并根据其要求开具关于“南昌市青山湖区京东镇桃湖村农房还建安置遭村民投诉”一事的采访函后,京东镇政府安排了现任桃湖村村委书记魏小青接受了记者的采访。

    魏小青告诉记者,京东镇桃湖村是2011年接到拆迁土地通知,称是南昌市土地储备中心向青山湖区政府下达的征地要求,主要是为了配合南昌轨道交通建设,根据南昌轨道集团有限公司1号线建设需求,要征收北湖和北熊两个自然村的土地。北熊自然村征收面积约54亩,北湖自然村征收面积约为166亩,总面积约为220亩。北湖和北熊两个自然村涉及拆迁户数为306户,总人数约为850人左右,房屋总拆迁面积近5万平方米,征地费为每亩14.65万元,总价约为3223万元。在拆迁完毕后,根据南昌市规划批复,在京东镇桃湖村预留的土地上,设计并建设了建筑面积为12.8万平方米,其中地下车库建筑面积约为3.35万平方米,集体产业用房约为1万多平方米,地铁大厦办公楼为约为1.2万平方米,安置房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,现建有安置房663套,其中大户型有157.7平方米、143.55平方米、118.1平方米、117.81平方米、110.78平方米、108.8平方米。中小户型有97.19平方米、95.4平方米、93.6平方米、63.4平方米、61.32平方米、52.69平方米等户型,目前正在制定分配方案之中。

    魏小青向记者介绍,京东镇桃湖村的《桃湖村地铁拆迁安置房(桃源名居安置小区)分配方案》有两种:1、拆一还一,即拆除了村民多少面积的房屋,就按照当时实际拆除的面积进行补偿。2、根据南昌市拆迁补偿的相关规章和条例,并按照《中国人民共和国村民组织法》的相关规定,结合桃湖村的实际情况,确定户籍在本村的拆迁户,根据户籍上的人口数,按照人均五十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安置。

    迷惘: 分配方案依然“难产” 疑为南昌轨道交通集团集资房

    “我们村里总共建了6栋拆迁安置楼,却只拿出了5栋楼来进行分配,我们俗称的6号楼未拿出来分配。大家多次问村里面的工作人员为什么不一起拿出来分配,村领导说这是地铁的集资房,叫我们不要多事,我们怀疑这栋楼占用了我们安置房的面积和指标,导致我们安置房的分配一直拖着,解决不了。”村民魏先生对村里迟迟不分房提出了另外一种质疑。

    针对村民的质疑,魏小青告诉记者,“我是2018年初才就任桃湖村委会主任的,对于拆迁房分配的事情我并不完全知情。但是并不是说安置房盖了多少,就分给村民们多少。至于最后怎么分配,还需要镇里、村里、村民们开协调会确定。村民们所说的6号楼是什么用途,也需要镇里来解释这个事情。”

    虽然在采访中,桃湖村村书记魏小青态度坦诚,许多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解释得比较清楚,但是依然有一些问题,记者尚未得到明确的答案,这也是魏小青书记一直无法解答或者不方便解答的。

    1、306户被拆迁村民的户主信息是否能公布,850名的村民名单是否能公布?

    2、如果按照《农房拆迁协议书》的规定,拆迁了近5万平方米,还建了近7万平方米的安置房,那么,这多出来的2万平方米的安置房会如何分配呢?

    3、如果按照7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计算,850名村民安置房的人均面积为82.35平方米,那为什么还会出现两种分配方案呢?为什么要挤压外来户和外嫁女的安置房面积?

    4、大户型和小户型总数有633套,可不可以公开所有房屋的具体情况,究竟每个户型有多少套呢?

    5、以安置房的名义兴建了6栋高层建筑,为什么只分配5栋房屋给村民予以安置呢?

    6、村民们俗称的6号楼是否为南昌市轨道交通集团预留的楼房呢?村民们称6号楼房为南昌市轨道交通集团集资房的传闻是否属实呢?

    南昌市青山湖区京东镇桃湖村拆迁农户安置房究竟何时分配,如何分配,南昌新闻网记者将持续关注。(全媒体记者 辜正飞)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